缺工問題嚴峻、房市買氣低迷、銀行融資排撥受阻,再加上中央銀行對土地融資設下「18個月限期開工令」逐步逼近,建商財務壓力急遽升高。根據《工商時報》報導,為協助建商「度小月」,台北市政府宣布展延建造執照建築期限2年,全台目前已有14個縣市跟進,延長時間介於1至2年,為建商暫時減壓。
在過去房市非常時期,無論是景氣低迷或疫情三級警戒,政府都曾實施建造執照展延措施。如今,台北市建管處再度宣布,2022至2025年間核發的建造執照及雜項執照工程,依《建築法》規定,自動延長2年期限,無須另行申請。這也是北市歷來第四度宣布展延建照期限,先前分別在2016、2020與2022年,因應營建缺工缺料與疫情因素,已採取過相同措施。
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,隨著住戶對居住安全意識提升,加上市府加快都更審議效率,近年不論民辦或公辦的都更與危老重建案件數量皆大幅增加。然而,央行的限期開工規定,加上營建缺工缺料問題未解,縣市政府陸續祭出延長建築期限政策,目的正是為了減輕趕工壓力,避免工安與建築品質受到影響。
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補充,今年已有九縣市宣布展延建築期限,累計近一年已達14縣市。原因在於缺工情況持續惡化,而政府積極推動都更、危老及捷運聯開案,也讓相關工程集中進入開工高峰期。以高雄為例,四年內就有逾十座公辦都更及捷運聯開案動工或簽約。
然而,在房市買氣降溫、銀行融資排撥卡關的情況下,建商即便面臨限期開工壓力,仍難以避開缺工帶來的營建成本上升與品質控管挑戰。陳勝宏提醒,依照建築法,建案仍須如期於六個月內動工,否則將面臨廢照問題;至於預售屋交屋部分,則必須依照買賣契約如實履行。
免責聲明:凡註明“591編輯部”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,版權均屬591房屋交易網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;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也不代表591讚同其觀點。
文中所涉坪數,如無特殊說明,均為規劃坪數。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,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