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數民眾買房看屋時,都會擔心是否買貴沒出道合理價格。對此,房仲專家提供關鍵且簡易兩大招數,分別為”打折法”及”市場行情平均價”,只要兩者相輔相成運用,民眾就得以談到好價錢。
根據「Nownews」報導,安新建經履約保證業務經理張凱智表示,自住買方因有居住需求,購屋不需擔心買錯時間點,只要預算、還款能力行,甚至夠喜歡,就可以出價,至於民眾出價到底該怎麼出?
首先,必須善用”打折法”,但打折也不是漫天亂喊,否則最後不僅談不成,房子還有可能會拱手讓人。一般來說,房子成交價會落在開價的8~9折間,若市場交易熱絡,成交價則會偏向較高區間,反之,若市場低迷,成交價就會偏向較低區間,但此法並非絕對,前提仍需參照實價登錄的市場成交行情,因為有些案子特殊,可能開高或貼近市場行情。
舉例來說,20坪的房子開價1000萬,若打85折,成交價約850萬,平均單價為42.5萬(屬合理行情範圍內),假設同樣條件下,卻有屋主開價1500萬,就算打85折後的價格,高達1275萬,換算單價一坪卻要63.75萬,這樣就與市場行情產生背離。
話說回來,最重要的出價關鍵仍是參考”實價登錄行情”,可大略反映出市場行情平均價。張凱智建議,民眾要買房,可先查詢該房屋附近近一年實價登錄行情,並將同質性產品的成交行情紀錄做比對,計算出平均成交單價區間,若打折法和行情均價兩個算出來的數字是趨近一致的話,就可以當做為出價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