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內政部推動「虛坪改革」,將從停車位、電梯等公共設施切入,未來買房若未購買車位、將不必再分攤車道坪數,預估能降低公設比達5%。學者與業界人士表示,「虛坪改革」可望透過減少車位灌水現象,減輕部分購屋族的負擔,但仍難以對房價造成實質鬆動,此外,新、舊制並存或對都更整合不易帶來更大影響。
圖/內政部力推虛坪改革修法,聚焦檢討容積計算、停車空間分配等重點,專家認為,若期待撼動房價仍不容易。
|減輕購屋族負擔 但抑制房價效果有限
根據《udn房地產》報導,內政部推動「虛坪改革」,研擬未來若無購買車位、可免負擔車道面積,預計公設比可降5%之修法重點,對此景文科技大學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表示,虛坪改革對房價不會有太大影響,因對建商來說,每個建案的總銷售金額與利潤早已設定,而有些建商確實將車位拿來做價格調節的工具,但即使將車位移出計算、總價仍不會改變,僅是換算下來的房屋單價提高。
章定煊認為,「虛坪改革」若以抑制房價為目標、效果有限,不過改革方向仍然有其正面意義,一來能讓未購買車位者減輕負擔,二來有助於建商在單價上公平競爭,不再因車位灌水而製造「低單價」的假象。
|有助減少車位灌水 公設空間劃分待定義
對於「虛坪改革」預計修法內容,建商公會表示,「虛坪改革」牽涉課題眾多,且新、舊制並存於交易市場,容易拉抬房價,無益於穩定房市,且其中帶來最嚴重的衝擊,恐將加深都更整合不易,因登記制度改變而將銷坪減少,對於「保證坪數」的合建案,或影響履約安定性。
住商機構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,虛坪改革討論多年,因影響層面廣泛而遲遲無法落實,此次從車位、公設等爭議較小部分切入,可視為一個起點,對於未來新建案「少灌水」有些幫助,但若期待讓房價出現明顯鬆動、恐怕不容易。另有房市專家補充,建商以整體建物考量造價與售價,有無車位的價格與公設劃分,無車位戶是否單價更高等,類似現今小宅產品的「低總價、高單價」;加上車位、車道的地下室可能還有垃圾、機電擺放或其他公設空間,如何單純切割都有待商榷。
智能優選建案
免責聲明:凡註明“591編輯部”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,版權均屬591房屋交易網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;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也不代表591讚同其觀點。
文中所涉坪數,如無特殊說明,均為規劃坪數。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,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