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家房仲7月旗下門市交易量今(31)日出爐,包含永慶房屋、住商不動產、台灣房屋及中信房屋等內部統計資料;整體來看,7月適逢暑假出遊旺季,加上颱風豪雨致南部出現不少災情,均影響民眾看屋安排,加上國際政經局勢不明,國內又有房市管制、銀行限貸及錢荒等利空壓力,均致房市買氣大大降溫,各家房仲交易均呈年、月雙減態勢。
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,7月全台房市交易量月減14%,七大都會區交易量表現也均較上月量縮10%~19%。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, 7月適逢暑假多會規劃出遊,第3季原本就為房市銷售淡季,加上颱風、豪大雨攪局導致部分縣市出現災情,均讓民眾放緩看屋、購屋腳步,尤其台南與高雄房市交易量更因此月減近二成。
與去年7月同期相比,全台房市交易量減少42%,各區也量縮28%~48%。。陳金萍指出,去年7月國內經濟景氣穩定復甦,加上抗通膨預期心理發酵,及新青安促動下,房市需求穩定。反觀今年7月,房市管制持續且限貸令尚未解封,促使市場觀望氣氛濃厚,以致7月房市買氣欲大不易,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四成以上的量縮幅度。
陳金萍表示,買氣明顯降溫,加上七大都會區房價也出現跌勢,而成交議價率也有擴大的趨勢,顯示「降價促成交」仍是打破目前房市僵局的利器。而展望未來,陳金萍認為,關稅尚在協商談判中,不確定性仍高,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趨緩均連帶影響內需與買氣,加上銀行房貸緊縮與房市管制短期內沒有調整的跡象,市場流動性下降,下半年交易動能回升空間有限。
而觀察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,7月整體交易量較上月衰退7.3%,各區交易量也均較上月增加3%~10%。若與去年同期相比,今年7月交易量年減25.7%,各區量縮20%~34%。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,風雨天災、民生及政治議題攪亂生活重心,以致買氣略有停歇。不過現為買方市場、議價率高,不乏有實力的買方捧著現金尋寶,包括高總價豪宅,以及農地產品,成為高資產族資金規劃的規劃方向。
另外,限貸令雖打退許多財務體質較弱的買方,但市場上仍有信心看屋的多半是財務健全指數高的「穩貸族」或是「現金族」,市場氛圍回歸理性。由於去年下半年的換屋族在貸款時有簽切結書的買方,到今年陸續面臨要出售第一屋的期限將至,因此市場上多少會出現有讓利的物件,議價空間有機會再拉大。
觀察住商機構旗下加盟店成交件數,全台月減9.3%,各區域買氣均顯弱勢,六都月減幅落在5%~27%,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,雙北市因漲不多,同時又有自用買盤支撐,交易相對穩健,中南部漲多回檔之外,7月受颱風及水患衝擊買氣,加上銀行貸款狀況不理想,賣方不透過降價想要成交,並不容易。
若與去年7月同期相比,全台年減43.7%,徐佳馨指出,關稅話題未解,加上中南部風災攪局,加諸交易狀況仍受貸款影響,交易量要成長大不易。而展望未來,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,目前雖有部分建商打出讓利、降價等銷售手段,但新案市場實際價格下修力道有限,且未能形成廣泛降價態勢,是否真能撼動整體市場,仍有待觀察。
另一方面,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,7月全台交易量相較上月減少約7.6%,進一步觀察六都成交量數據變化,僅台南、高雄較上月微升,其餘四都均衰退。若與去年同期相比,全台年減35.7%,六都也量縮30%~39%。
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,關稅懸而未決,國際政經局勢緊張連帶影響購屋民眾信心,市場觀望情緒明顯升溫。同時,7月適逢出遊旺季,看屋人潮減少也進一步抑制市場交易動能。而8月下旬也將進入傳統民俗月淡季,短期房市恐難擺脫低迷格局。
展望後市,張世宗指出,若政府能適時推出政策紅利、鬆綁信用管制,有望為低迷的市場注入活水;反之,在政策與市場信心的雙重夾擊下,今年全年房市交易量恐持續探底。值得注意的是,買氣若長期萎縮,部分體質不佳、經營績效不彰的店頭很有可能在這波房市不景氣中被洗出市場,後續產業動態還需繼續觀察。
免責聲明:凡註明“591編輯部”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,版權均屬591房屋交易網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;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也不代表591讚同其觀點。
文中所涉坪數,如無特殊說明,均為規劃坪數。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,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