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建成本持續攀升 先建後售成新趨勢

3416 閱讀

圖/在營建、工料成本持續攀升下,不少大型建商也表示未來推案將以先建後售為主。

《平均地權條例》7月上路後,預售屋買氣大受衝擊,中小型建商因資金不足,造成爛尾樓事件頻傳,除了內政部宣布要研議預售屋履約保證機制之外,在營建、工料成本持續攀升下,不少大型建商也表示未來推案將以先建後售為主,房仲業者分析,這種模式相對考驗建商財務能力,但對於消費者而言,將比預售屋更具保障,因新成屋在施工用料及空間、格局等條件都能清楚可見,而賣岀價格較有可能會是當下的市場行情,較不會有被投資客炒作的空間。

│先建後售考驗建商財務能力

根據《工商時報》報導,上市櫃建商國泰建、冠德、櫻花建、太子等近期均表示,未來推案將以先建後售模式為主;此外,台中不少在地建商如茂洋、久樘、睿嚮等新推案,也紛紛採取先建後售模式,顯見此銷售型態已逐漸成為房市新趨勢。以深耕海線的茂洋建設來說,長年採先建後售模式推案,包括上半年推出的「晴山洋洋」、「閱美」皆採先建後售模式;此外,寶璽機構旗下睿嚮建設台中首案「睿嚮大涵」也採先建後售模式銷售,目前全案實登已累積48筆。

對此,台中在地房仲業者認為,先建後售模式必須先投入更多資本,相當考驗建商財務能力,但對於消費者而言,會比預售屋更具保障,因新成屋在施工用料及空間、格局等條件都能清楚可見;而在價格方面,新成屋不會有被投資客炒作的情形,賣岀的價格也會是當下的市場行情,綜觀上述觀點,先建後售確實是市場上較穩定且可避險的置產選擇。

另外,由於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預售爛尾樓以及預售屋一屋多賣的爭議,造成民眾繳交預售屋價金卻無法得到保障的情形,內政部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,上個月邀集金管會、信託公會、建商、銀行召開研議預售屋履約保證機制,並同意在建物完成一定比率的樓地板興建之前,不能動支預收款,有望於近期正式發出函令。

注:文中所涉坪數,如無特殊說明,均為規劃坪數。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,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。

相關推薦

免責聲明:凡註明“591編輯部”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,版權均屬591房屋交易網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;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也不代表591讚同其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