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岩重劃區旁離囂之地 農禪寺-水月道場
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,想找尋一個能夠遠離塵囂地方不容易,走一趟北投農禪寺,讓人省思平日間追求名,渴望利,庸碌過了一生,百年後的那一刻,手一攤鬆手帶不走所有,與其汲汲營營,反倒追求心靈平穩,終究適得其所。
「農禪寺」位於台北市北投奇岩地區,是少有台北市區新建大樓與綠地共存的區域,從近期新建案推案熱區-奇岩重劃區鳥瞰可窺知一二,環境清幽適合重視生活品質的人,在這更有能追求心靈平靜的場所。
走訪當天下午時分從捷運站出發,沿著彎曲的工業區小路,看著地圖穿出到達大度路,一路上心裡疑慮不曾少過,能找到那個平靜之地嗎?
步行不出10分鐘,大度路靜巷弄的一個轉彎,「農禪新水月」招牌就立於一旁的小山坡上,旁邊就有停車場,笑了笑看來下回開車來其實也不錯。
通往寺前得要步行竹子路,延綿200公尺,似遠也似近,漫步竹子路,畫風悄悄轉變,像是脫去貪嗔癡,慢慢放下執念,從心出發。
素雅的大門,恰如其名,「農禪寺」為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,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,以務農維生、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。最初只有一棟二層樓農舍,後被列入台北市歷史建築之一。
一進門就被《金剛經》牆震懾,《金剛經》為禪宗重要典籍,L型牆面建築, 鏤空刻出5千餘字的經文,素樸的面貌,更讓人感受到無住、無念、無相的本來面貌。
也因「無」這個字,寺內建築採清水模施作,水泥的原色,化繁為簡,不奪人眼目,反倒更讓人念念不忘。
水泥色配上紅燈籠,添上點喜氣,就有如少女臉上的紅頰般,說是突兀但在柔和的藍天之下,反倒看得挺順眼的。
深冬時刻,可惜寺前的蓮花只剩綠葉,雖無賞花之樂,已經懂得欣賞無樂也是樂的境界,吹著寒風倒顯得別有一番風味。
尋遍寺中,連花都是素雅的白色,想來也對,若是太過鮮豔的花,反倒糊了這一片寧靜。
幾座活靈活現的小童,打得可是禪學八式,可惜靜態雕像,總是少了點味,反倒吸引過路客揣摩得比上幾招,到不到位不知道,反正搏君一笑。
跟著小童伸展筋骨,冷天動動身體也不差。
「佛也慈悲」,今日過了入慈悲門,觀音在側,像是時時提醒,得要說好話做好事立良善。
寺後的一片草皮,可遠眺陽明山脈,天氣再好些,可以選擇躺在草皮上,三五好友享受大自然。
當日濕冷的深冬時分,還是挑張別緻的木椅坐坐,吹吹風讓腦袋再輕一些再空一點。
冷了、乏了,想暖暖身子,走進寺內的禪書店,藏書不算少,都可以自由翻閱。
再往深處走,小小的咖啡廳空間,點杯免費熱茶或咖啡,隨「心」隨手樂捐,就端看自己心意,挑個喜歡的角落,熱茶入肚,暖的是心。
「農禪寺」雖說是個不用跋山涉水就能到世外桃源,但是追求內心的平靜,不在外在環境,而是內心追尋的過程。
農禪寺
地址: 臺北市北投區大度路112號
開放時間:09:00~17:00(最後入園16:30)
交通資訊:捷運奇岩站下車,捷運站出口向左走步行經三合街往大業路65巷向前走約10~15分鐘可到。
電話: (02)2893-3161
注:文中所涉坪數,如無特殊說明,均為規劃坪數。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,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