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台待售新屋創歷史新高 五大賣壓區出爐
圖/去年第4季全台待售新成屋創下有統計以來新高,多為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的熱區。
近期房市壓力持續升溫。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2024年第4季全台待售新成屋住宅數量高達111,085 宅,首次突破11萬宅大關,創下有統計以來新高。六都中,桃園市龜山區以4,737宅居冠,其次為台中市北屯區4,446宅、桃園市中壢區3,930宅、新北市板橋區3,526宅,以及桃園市桃園區3,370宅。房仲業者指出,這些餘屋較多的地區,多為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的熱區。隨房市降溫,賣壓同步加重,後續走勢值得關注。
|新興重劃區、蛋白區供給過剩 房價易鬆動
根據實價登錄顯示,今年上半年桃園市龜山區新成屋約均價43.7萬元,較去年同期上漲4.8%;新北市板橋區與桃園市桃園區分別上漲5.3%與2.5%,主因交通便利、生活機能完善,自住需求穩定。然而,台中市北屯區均價跌至38.5萬元、年減7%;桃園市中壢區則回落2.2%,顯示並非所有推案熱區都能守住漲勢。
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,自第七波打炒房後,政府將餘屋貸款成數降至三成,加上囤房稅壓力,建商資金調度受限;銀行貸款縮緊與國際不確定因素也加深市場觀望氣氛。投資客加速撤場,自住客態度轉趨保守,建商同時承受「去化」與「資金」雙重壓力。雖短期內財務體質佳的建商仍傾向撐價,但新興重劃區及外圍蛋白區若供給過剩,房價鬆動風險將優先浮現。
不過對有意購屋者而言,目前反而是積極議價的時機。部分在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上路前購入預售屋的屋主,可能因市場變化選擇「平轉」甚至讓利出場,增加了購屋選擇與價格彈性。不過,由於房市仍處於盤整階段,建議購屋者審慎挑選具抗跌保值性的物件,以降低風險。
注:文中所涉坪數,如無特殊說明,均為規劃坪數。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,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