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商逆勢獵地 Q1土地交易量達561億元
圖/今年第一季土地交易量達561億元,顯示建商趁市場調整期卡位。
雖然房市買氣趨冷,但建商反倒趁勢積極進場獵地。根據《經濟日報》報導,戴德梁行統計,2025年第一季土地交易量達561億元,維持近五年單季均量,並超越10年單季均量,顯示建商正趁市場調整期,卡位優質土地,以布局中長期發展。專家分析,央行嚴控建商囤地,將土融貸款成數壓低至四成,衝擊不少中小型建商。相對而言,資金充裕的大型建商則視此為布局良機,積極擴充土地庫存。
|建商購地轉向注重土地規模
根據數據統計顯示,今年第一季土地市場交易量為561億元,為近三年來單季第三高,前十大交易金額占全季總額近三分之二,前五大交易案均超過30億元。這反映出建商購地策略更注重土地規模,高總價並未壓抑交易單價。十大土地交易中,遠雄建設、愛山林、皇翔建設、力麒建設、海悅、亞昕及宏盛建設等皆榜上有名。其中,遠雄建設以136億元收購的高雄美術館園區住宅用地,創下南台灣土地交易金額紀錄。此外,台中西屯區文商段土地以近38億元成交,每坪單價達368萬元,創下水湳經貿園區新高。
多家大型建商認為,當前房市買氣雖受壓抑,但政策主要針對投資客,並非全面打壓市場,長遠來看,房市將趨於健康發展。換屋與首購需求仍然穩固,加上科技產業擴張帶來的人口紅利,雖然市場氛圍短期偏弱,反而有利於建商補充精華地段的土地庫存。
|高總、高單價土地交易熱度依舊
戴德梁行分析,儘管政策調控壓抑整體房市,但大型開發商對具發展潛力的地段依舊充滿信心,推動高總價、高單價土地交易熱度不減。雖然目前政策導致交易量降溫,但價格鬆動幅度有限,購屋族群多採觀望態度,等待價格回調或政策鬆綁。建商則順應趨勢,放緩推案節奏,將資金轉投資於中長期具潛力地段,以降低資金閒置成本,為未來發展鋪路。
展望後市,房市走勢仍受整體經濟環境、政策變動及公共建設進度影響。目前建商仍積極卡位優質土地,將市場交易量縮減視為短期現象,並藉此時機強化中長期開發布局,以迎接未來市場復甦。
注:文中所涉坪數,如無特殊說明,均為規劃坪數。文中出現的圖片僅供參考,以銷售中心實際情況為準。